7月3日時,國際標準組織3GPP正式宣布R16標準凍結,這也意味著5G的第一個版本標準正式完成。一方面,R16的標準得到了多方的廣泛探討;另一方面,也為未來R17標準新方向導入提供了一定的基石。
對于廣電行業而言,通過積極參與到無線通信相關標準的立項,可為行業引入新的“頂點”,以支撐起無線通信與廣播電視新融合下的場景需求。
DVBCN獲悉,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5G廣播首席科學家、高級工程師張宇參與某活動時就總局廣科院在5G廣播標準立項和研究制定工作等方面的成果及經驗進行了一些分享。
早在2018年總局廣科院就正式加入到了3GPP組織內,并成為獨立會員,代表中國廣電行業提出了基于未來廣播業務的新需求,聯合國內外企業和機構,共同推動5G廣播標準立項和標準研究制定工作。
根據張宇的說法,廣電正考慮基于R16廣播技術,建立廣電行業5G廣播標準體系,聯合合作伙伴,研發5G廣播基站、手機接收芯片。基于光纖和衛星傳輸網絡,構建5G廣播高功率大塔網絡,開展公共廣播服務,將來只要支持R16 5G廣播標準,手機都可以接收廣播電視節目,免費、免流量,實現廣播電視到手機。
實踐層面,廣電總局科技司牽頭成立的無線交互廣播電視工作組于2019年在北京已進行了5G廣播組網測試,為參與推動3GPP關于廣電5G方面的標準制定提供支持。
5G廣播一直是國內外廣電行業這些年來探索的重點,如DVBCN的多次報道,在2017年6月1日,歐盟5G-PPP第二期啟動了“5G-Xcast”項目,計劃在2019年10月1日完成,此項目總體目標是研發廣播網絡、5G網絡、WiFi(固網)融合網絡,從而提供高效、規模化、可持續的媒體分發方案與5G技術協調,并貢獻到3GPP 5G標準。
德國的“5G Today”項目已持續多年,主要進行了5G廣播電視試驗站的測試。在2019年10月宣布首次完成了以5G廣播模式傳輸線性電視的測試。現場測量表明FeMBMS可以兼容經典廣播傳輸系統的特性。
若期盼產業界研發5G廣播設備,還需要在3GPP定義“單下行廣播”新的頻段類型。在2018年4月,總局科技司已經發起成立了無線交互廣播電視工作組,主要進行制定行業標準,并參與國家和國際5G標準工作,代表行業提出廣播技術需求,提出既滿足5G場景、又契合我國無線交互廣播電視網發展需求的技術方案等工作。
2019年至今,總局已在北京設立了3個試驗網點,并且完成了安裝調試工作,并已經開始了測試工作。未來,還將繼續推動3GPP的標準制定,為廣電5G發展提供支持。
(聲明:整理及相關解讀類訊息為DVBCN編者所為,其他媒體的轉載與來源標注與DVBCN無關!)